人民日报批豆瓣,请先把角度找对了!


人民日报今天点名批评豆瓣:恶意点评伤害国产电影。

矛头指向豆瓣水军,恶意低分恶评国产影片,重点是这三场电影:

《长城》评分5.5分(101551人评价);《摆渡人》4.4分(43311人评价);《铁道飞虎》5.7分(12623人评价)。

而豆瓣的水军如何恶评,恶评如何影响豆瓣评分,我们看一下搞物理出身的豆瓣CEO杨勃之前的一段回应:

【豆瓣电影评分在过去十年里一直中立地还原观影大众的平均看法,影视市场的爆发正给这一工作带来更大的外部压力,我们会继续满怀诚意地保护公众对豆瓣评分的信任。

我是豆瓣的创始人,也一直是豆瓣的CEO。我还写过计算豆瓣评分的最早的几版代码。

因为用户的力量,豆瓣的电影评分在影视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。这两年电影的商业体量激增,评分的影响也跟着变得重要。无论雨点大小,“水军”的雷声越来越大。我们收到的威逼利诱也多起来,诸如“不开个价给水军放行,就找媒体黑你们”之类的。这些让我们觉得,不管愿不愿意,豆瓣的评分会更频繁地被推到风口浪尖。

问:水军是怎么回事,豆瓣评分可刷吗?

杨勃:水军是有的,但豆瓣评分很难刷得动。

电影这个行业大了,怪事就多。我们把“老子还就不信了,我就要把这个平均分抬高/拉低”动力之下的打分行为统称为“非正常评分”,或者说打分的目的是为了直接干预平均分数。我个人印象里,“非正常评分”大致有四类:注册/收购帐号刷高分的,注册/收购帐号刷低分的(这个我也百思不得其解过),明星粉丝团“进攻豆瓣”的,铁杆用户“捍卫豆瓣评分公正”反水行动的。应该还有别的,比方说行为艺术什么的。

以上听起来吓人,对豆瓣评分的影响其实没那么大,小影响还是短暂和个别的。因为正常打分的人实在太多了,也因为反刷分早已经是豆瓣电影日常工作的一部分,不少同事借助更多的程序一直默默在做。

“不算”非常简单可操作,但“判断属于非正常评分”不是那么直接。豆瓣一代接一代的算法工程师、程序员、编辑和产品经理在这件事上贡献过才智,最后都落实在二十四小时跑的大小程序上面。这确实是持续的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事情。但现在门槛已经很高,声称能刷分的基本是在骗人。

问:有没有一劳永逸完全解决水军问题的办法?

一劳永逸的办法可能没有。但当下来说,水军的千军万马跳进来,让评分的湖面一点涟漪都不起的办法是有的,但对正常打分用户的感受可能略有影响。我们在积极地准备,需要的时候可以推出。

问:我可以做点什么让我的片子在豆瓣评分高一点?

“找豆瓣的人”是最没用的。不少人试过,大大佬托大佬也直接找到过我。江湖这么大,有用的话早会有人知道,你可以去四处打听一下。据我所知,整个豆瓣系统里没有“修改电影平均分”的后台功能。

刷分上面说过了,越来越没用。所以我确实不知道 除了拍好电影,能做什么!

是的,除了拍好电影,别的什么也做不了!

豆瓣每年各种的榜单,从来也没让我们失望过!

从2005-2014豆瓣评价最好看的100部电影

同时入选IMDB250和豆瓣电影250的电影

经典韩国电影——收集100部

10分钟就让你【欲罢不能】的高分电影

冷门佳片

电影上的“三部曲”系列

很多人去看电影,哪怕你宣传的再好,也一定会先看看豆瓣的打分,才决定看哪个片不会耽误自己时间,浪费自己的钱。

豆瓣的评分,到底客观不客观,就该直接交到观众的手里,观众自己客观不客观?看看同样是观众的王思聪的评论。

 

王家可是院线排片方,作为自己家的观众都这么说,还能有什么暗黑吗?

还有11月份的《我不是潘金莲》,豆瓣打分6.8分。直接导致王思聪和冯小刚撕逼。

豆瓣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,批评的理由是水军恶评伤害了国产电影。为什么水军不恶评国外的电影?是因为广电局审片的标准不一样吗?让优秀的国外影片和国产垃圾片并肩PK?还是这么多的水军同时叛变了?好像只有国产片卖的好才有益于少数国人吧。

所以,豆瓣不是酱、杨勃不是杨痿。

人民日报在今年还剩两天的时候创造了一个新词:

恶意打低分!

 

-----文章作者,甘甘。

更多优质内容请关注公众号:甘了这杯-------------

Views All Time
1269
Views Today
2
分享到